• 3333
  • 2742742
  • b1
今天是
陕西省医药协会2021年药品生产智慧监管模式及...
第二届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论坛企业招商...
陕西省医药协会关于杨志芬等10位同志政工专业...
【陕西省医药协会 陕西省药学会】关于表彰202...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陕西省公立医院第二批...
【第二轮】关于举办2019年西部药学大会“医药...
关于举办2019年西部药学大会“医药产业发展”...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关于陕西省公立...
关于陕西省医药协会第三届主要负责人候选名单...
【陕西省卫计委】关于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新闻中心

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方案全面落地,出局者如何自救?


作者:潘社林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6月17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0〕24号)。该通知指出,“加强医保目录管理。逐步统一医保药品支付范围,建立谈判药品落实情况监测机制,制定各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方案,2020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目录并完成40%省级增补品种的消化。”显然,对于产品被剔除出地方医保目录的药企而言,如何寻求新的出路成为当务之急。业内人士表示,相关药企可以采取重新做临床研究、研究联合用药、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寻找替代品、强化院外销售等策略来实现“自救”。

确保完成第一年至少40%的消化目标

笔者梳理资料发现,关于“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方案”,早在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中就已经提出来了。该通知指出,“明确地方权限。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而在该通知下发后的2019年9月26日—27日,国家医保局在武汉举办的医药服务管理培训会上明确要求,三年内按各省增补数量的40%、40%、20%的节奏调出,明确了这一类药品的未来命运。

对于当时为何确定“4∶4∶2”的调出节奏,本报特约观察家、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分析说,主要原因可能有五个:1.协议问题。以往的增补品种进入地方医保目录,包括采购,都是签订了协议的,一般为两三年时间。所以国家估计也是考虑这个问题,给予三年的“调出时间”。这体现了相关部门对以往协议的认可及契约精神。2.消化库存的问题。因为有些品种已经进入医院了,全部退还给企业也不合适。3.医生的用药习惯问题。4.替代品种的筛选问题。5.国家层面也需要一步步走,不可能“一刀切”。医疗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也补充道:“此前的省级目录严重阻碍了医保集采和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将省增补品种尽快调出,有助于各项医保政策的实施。”

为了推动“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工作落地,在今年6月15日举行的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培训班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让改革成为医保旗帜最鲜明的底色》的讲话中强调,“加快制定省级增补品种的3年消化方案,于今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目录,确保完成第一年至少40%的消化目标。对于少数省份仍然突破政策自行调整目录的,国家医保局将严肃处理。”

此次的《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制定各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方案,2020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目录并完成40%省级增补品种的消化”,充分体现出国家推动这项工作尽快落地的决心。

史立臣也就这项工作尽快落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他说,近年来,医保领域的改革,特别是支付方面的改革动作很大,其目的:一是控费。二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三是改善支付结构。我国75%—80%的医保费用支付给了使用量大的仿制药,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20%—25%的医保费用支付给使用量大的仿制药,其他绝大部分都支付给了专利药和罕见病药物。第四,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是国家层面医保支付的一个根本性原则,也就是为了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目的,是为了减轻医保支付压力,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再来分析那些进入地方增补目录药品的特点,除了部分符合地方疾病谱和地方医院的医疗需求外,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地方医保目录品种筛选团队专业性的问题,以及地方保护问题,甚至可能存在商业贿赂。因此,尽快将省增补品种剔除出医保目录,是减轻医保支付压力和患者负担的有效举措。

不过,从笔者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各地对于这项工作的推动进度不一。史立臣就表示,其间肯定存在一定的阻碍。首先是部分品种的协议未到期。其次是涉及生产企业、地方医保目录准入部门、医院等相关各方的利益,个别利益相关方可能会想尽办法延缓推进过程。再就是可能还涉及地方保护主义。例如某省企业的产品为了进入当地医保目录,当初肯定是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花了不少钱,一旦剔除出去,不仅以前的投入会打水漂,企业不愿意,相关地方政府官员也不愿意。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需要一定的时间。赵衡对此也深有同感:“主要还是地方利益在作祟。”但他认为,在中央的持续压力下,应该会逐步完成。

方案要落地,选择哪些品种首先执行是关键。无论是从国家医保局的要求还是各地的执行来看,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20个)内的药品,显然是第一个“中枪”的对象。赵衡就此表示,既然被重点监控,就说明这些药本身就有问题,首先、全部被调出医保目录也是符合趋势的。

各地消化品种名单“有乾坤”

具体到地方的执行来看,6月8日,重庆市医保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重庆市逐步消化地方增补的医保乙类药品名单的公示》,但此后该文件已搜索不到,不知道是不是出现了变数。从该公示文件看,重庆市三年合计消化省增医保405个产品。其中2020年剔除193个,比例48%;2021年剔除118个,比例29%;2022年剔除93个,比例23%。这样接近5∶3∶2的比例,与国家医保局要求的4∶2∶2有些许不同。

史立臣就此分析说,现在不仅是重庆,其他很多省份也出台了将地方增补品种清除出医保目录的具体方案,而且基本上都比国家要求的“4∶2∶2”较为激进。这说明在国家指引下,各地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希望出政绩。但由于受到前面提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阻力一定会很大。赵衡补充道,重庆市的该公示文件目前在官网已搜索不到,说明其可能还是会和国家医保局的要求同步。

重庆市的公示文件还明确, 批准文号为“药准字B号”的药品,文件已纳入医保目录、但厂家未申请医保报销的药品,2019年在药交所无采购数据的药品,这三类纳入第一年消化,即从2021年1月1日起停止医保报销。史立臣表示,这三类药品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本来就不需要报销。从中可以看出,重庆市今年选择的是将阻力最小的品种剔除出去,同时也给其他产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因为这项工作不仅仅涉及药企,还涉及当初批准增补的相关部门,所以不只是重庆,其他省份也会这么干。这样既执行了国家医保局的政策,也让推进的速度看起来不会太慢。

再分析近期重庆、四川和广西等地发布的消化品种名单可以发现,部分独家中成药品种也将被剔除出医保目录。如何看待独家中成药品种的这种“遭遇”?史立臣分析说,进入医保目录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临床价值,前提是有临床研究数据;二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保障;三是药物经济学,也就是使用该药物能够达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的目的。就中成药而言,别说独家的,现在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常用中成药,都缺少临床数据,无法判断其临床价值。此外,好多中成药在说明书中对不良反应的描述都是空白,或者以“暂不明确”来表述,无法确定其安全性。还有,在很多医生的眼里,中成药是一个可用可不用的产品。目前在医院,很多癌症患者到了晚期就会用上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这既增加了医院收入,又不让患者绝望。但是,这体现不出其药物经济学来。现在国家已开始推行DRG付费方式改革,如果临床价值、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经济学达不到要求,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药企“自救”五大策略

面对“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这道大坎,那些被剔除出医保目录的药企,该如何寻求新的出路,以实现“自救”呢?史立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如果觉得自己的产品真的有临床价值,那就重新做临床研究,拿出真实的临床数据,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如果你的产品本身不是主治疗产品,但是和其他主治疗产品联合用药的时候能够让疗效和患者的体验达到最佳,那就研究联合用药,前提是本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第三,优化产品结构,重新制定产品战略。很多药企产品种类一大堆,涉及儿科、妇科、骨科等,看上去“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其实非常乱,没有聚焦,更谈不上什么产品结构和产品战略。

目前,中国真正能投入研发的企业不多,4000多家制剂生产企业,能真正拿出1个亿做研发的不会超过200家,所以“自救”不能完全依靠研发。医保目录内的很多产品也不是创新产品,而是老药,因此,单纯地强调新药研发,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如何制定产品战略,非常考验企业。

第四,尽快寻找替代品来弥补产品被清除出医保目录后的业绩缺口。

第五,强调院外销售。现在的院外销售渠道,不仅仅是传统的药店、诊所和民营医院,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也会处方到院外。例如某些辅助用药,部分医生已经用习惯了,而且与主治疗药品联合用药效果好,但现在医保无法报销,那就会对外处方。不过,这只是缓解业绩下滑的短期策略,长期策略还是得优化产品结构,重视临床研发。因为不管是药店、诊所还是民营医院,其用药导向都是来自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不用的药,院外销售也会受到影响。刺五加注射剂的“没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关药企应引以为戒。

赵衡最后补充道:“开发新的产品线是明智之举。如若条件不够,就只能转型进入其他行业了。”